菲波ea策略发布
简要说明:该ea以斐波那契回调线为参考开仓,然后加仓,有对冲功能有单边功能,震荡趋势中都可用。图中的是参考指标,该指标只有ex4文件,该指标的策略是这样:以当前k线往前数X(默认值89)根K线中,连接最高点和最低点画菲波线,k线收盘价穿过0.236线(红色线),代表行情反转,颜色变色。老师可以根据这个策略把该指标也写出来。附件为该指标。开仓策略:如图,k线为红色时为上涨行情,碰到任一条线(除了fibo0.236线,即那条红色线)开多单;为绿色时为下降行情,碰到任一条线(除了fibo0.236线,即那条红色线)开空单。
加仓策略:顺势时可以按照ALLtime EA方式加仓;逆势时每碰到一条fibo线加一单,加仓单数量可调,逆势加仓的同方向的单量可以分组,比如每一组最多加仓到N单(默认值5)。如果有第一组空单被套后,行情转多(k线转红),走过一段然后又再次转空(k线转绿),继续加仓空单,可设定为第二组空单,最多加仓数也为N(默认值5)单。如果是多单也一样。平仓策略:有几种方式:A. 多空分别计算:各自达到设定的盈利总额(如1万本金则默认值为50),或者点数(默认值40点),分别平仓。B. 多空合并计算:当既有多单又有空单时,合并计算盈亏,直到总体达到设定的盈利总额或者点数,一起平仓。C. 多空对冲:当既有多单又有空单时,假如行情走多,则若干个多单加上一个亏损最大的空单,总体达到盈利总额或点数,一起平仓;假如行情走空也一样。D. 单边对冲:当第一组单被套后,第二组同向的若干单加上第一组亏损最大的一单,总体达到盈利点数或金额一起平仓。单边对冲和多空对冲可以同时进行。
止盈策略:无
止损策略:无
开仓量计算策略:首单和顺势加仓可以参考ALLTIME EA(1万资金首单默认值0.1手),逆势加仓同一组每加一单的仓位为第一单的a*n倍(a为第几单,n为倍数默认为1),比如第二单为第一单的2倍,第三单为第一单的3倍,以此类推。当行情反转时如果还有套单,比如行情由空转多时,还套有空单,则反向的多单的第一单的仓位为被套的空单第一单的m倍(默认值1.5),加仓按这个第一单为基准,和之前的仓位管理一样。当行情走过一段后如果由多转空,会出现第二组的空单,则第二组空单第一单仓位为上一组多单第一单的L倍(默认值1.5),加仓按这组第一单为基准,同上。
交易品种:全品种
交易周期:全周期
点差要求:无
联系方式:
是否为vip会员:是
K线的红色和绿色是根据什么来的?
订单分组单独处理有点麻烦,就是说可以分组下单,比如两组空单,这可以,但是要这两组空单单独计算平仓比较麻烦。
k线的红绿色是根据菲波线来的,k线收盘价向上突破0.236线代表行情为多,为红色;向下突破0.236线行情为空,为绿色;唐老师可以把指标安装到mt4一看就明白。2组单独处理或可以采用对冲马丁ea的N对1的方法来吧? 好的,大概明白了。 更新完一些ea就会做你这个啊。 zhanglu0922 发表于 2020-5-18 15:34
k线的红绿色是根据菲波线来的,k线收盘价向上突破0.236线代表行情为多,为红色;向下突破0.236线行情为空, ...
加仓策略:顺势时可以按照ALLtime EA方式加仓;逆势时每碰到一条fibo线加一单,加仓单数量可调,逆势加仓的同方向的单量可以分组,比如每一组最多加仓到N单(默认值5)。如果有第一组空单被套后,行情转多(k线转红),走过一段然后又再次转空(k线转绿),继续加仓空单,可设定为第二组空单,最多加仓数也为N(默认值5)单。如果是多单也一样。平仓策略:有几种方式:A. 多空分别计算:各自达到设定的盈利总额(如1万本金则默认值为50),或者点数(默认值40点),分别平仓。B. 多空合并计算:当既有多单又有空单时,合并计算盈亏,直到总体达到设定的盈利总额或者点数,一起平仓。C. 多空对冲:当既有多单又有空单时,假如行情走多,则若干个多单加上一个亏损最大的空单,总体达到盈利总额或点数,一起平仓;假如行情走空也一样。D. 单边对冲:当第一组单被套后,第二组同向的若干单加上第一组亏损最大的一单,总体达到盈利点数或金额一起平仓。单边对冲和多空对冲可以同时进行。
static/image/hrline/1.gif
订单分组做不到,因为EA的订单混在订单池的一堆订单里面,ea通过魔术码找到自己下的订单,Ea对自己下的订单都是统一处理的,不方便再对其中某几个单子进行单独处理。
平仓的ABC没问题,现在的集成面板里就有。
平仓的D,因为没有分组,就不需要了。
已经写完了,正在优化。 对不起啊,等了这么久,功能实现了大部分,有几点不容易实现,这个1.0您先试试。
https://www.eabang.com/bbs/forum.php?mod=forumdisplay&fid=104&page=1 好东西,策略看着比较有创意!感谢楼主,也感谢唐老师的量化实现! 感谢唐老师